思政经纬

乐彩网17500 >> 思政经纬 >> 正文

【榜样力量】用平凡成就不凡

发布时间:2022年02月25日 阅读次数:


  (图为2015年5月29日,樊锦诗院长在莫高窟第272窟做早期洞窟内容调查-孙志军摄影)

樊锦诗,生于1938年,祖籍浙江杭州。现任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研究馆员,《敦煌研究》期刊主编,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长期从事石窟考古、石窟保护与管理等方面的研究,为敦煌的保护、研究、弘扬事业奉献了一生的心血和精力,极大地提高了敦煌石窟科学保护和管理的现代化水平。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先进工作者、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改革先锋、“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等,被誉为“敦煌的女儿”。

“我和敦煌有割不掉的缘分,我这一生注定属于敦煌。”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时常这样描述自己。

小时候,自从在课本上读到一篇乐彩网17500敦煌莫高窟的课文,樊锦诗就开始向往敦煌。1962年,樊锦诗大学毕业实习第一次来到敦煌莫高窟。带着少时的梦想,樊锦诗满怀期待,但下了车,樊锦诗惊呆了,“那时的莫高窟,工作生活条件非常艰苦,戈壁沙漠,环境闭塞,物资匮乏,但一走进洞窟,这些就都不重要了。”樊锦诗回忆说,“在莫高窟,一个洞窟一个洞窟看过去,我完全沉浸在衣袂飘举、光影交错的壁画和彩塑艺术中。”

1963年,樊锦诗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后毅然选择来到敦煌文物研究所(敦煌研究院前身)工作,这一来就是一辈子。

住土屋,睡土炕,用土桌,坐土凳,喝咸水,吃粗面……留在敦煌莫高窟,艰苦的生活环境需要克服,本就体弱的樊锦诗,咬牙坚持了下来。条件虽差,但只要进入洞窟,站在气势磅礴、富丽堂皇的敦煌艺术面前,樊锦诗就会全身心沉浸其中,甘心情愿、想方设法、不遗余力地去保护和传承伟大的敦煌文化艺术。

“作出坚守敦煌这个选择其实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敦煌越久,越深入地接触她之后,就越发地感叹敦煌艺术真的博大无边、深不及底,仿佛有一种很强的磁力,牢牢地把人吸引住。”樊锦诗说,一代又一代莫高窟人来到敦煌,留在敦煌,成为“打不走”的莫高窟人,是因为他们热爱莫高窟,视莫高窟为自己的生命。他们选准了守护国宝的目标,成为一生当仁不让的责任和使命,甘心与莫高窟同呼吸共命运,愿意为之奋斗一生,奉献一生。

弹指一挥,樊锦诗与莫高窟相伴相守了58年,莫高窟已经成了她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樊锦诗的满头青丝已成华发,她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守护着莫高窟,眼看着她一点一点重获新生。当年无人问津的大漠荒滩,如今成了丝绸之路文明交流与融合最负盛名的历史见证地。

58年间,樊锦诗始终将自己看作一名普通的文物工作者,潜心研究、踏实做事,执着而纯粹,终在平凡中成就不凡。

1986年,樊锦诗在负责撰写莫高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材料时,发现材料要求非常详尽,她认识到,要想保护好莫高窟,还需要立法和制定保护规划。在她的发起和直接参与下,《甘肃敦煌莫高窟保护条例》于2003年颁布实施,首次将文化遗产整体保护管理纳入政府法制治理体系,敦煌研究院还联合国内外三家机构编制了《敦煌莫高窟保护总体规划》。

《保护条例》和《保护总体规划》为敦煌莫高窟保护、研究、弘扬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明确的科学规划和指南、有力的法律依据和保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敦煌研究院以非凡的远见形成了一个极好的旅游管理方法,为有效地保护莫高窟树立了典范。

受自然和人类活动长期作用,历经千年且材质脆弱的敦煌莫高窟出现了多种病害,存在随时毁坏的风险,这让樊锦诗十分担忧,为了尽快找到解决的方法,樊锦诗一刻不闲。

摆在面前的主要问题是要解决风沙危害和壁画修复难题。为此,樊锦诗团队通过长期综合风沙防治试验研究,研发了集沙网阻沙、砾石压沙、化学固沙、生物治沙为一体的成套防治技术,形成了以“固”为主,“阻、输”结合的综合风沙防护体系,使窟区积沙量减少85%,全面改善了莫高窟参观环境,大幅降低了风沙对石窟的危害。在古代壁画保护方面,通过全国石窟壁画保护大量工程实践,提出了不同壁画病害的科学防治方法与流程,首次在全国构架了古代壁画技术标准体系,形成的古代壁画成套技术,推广应用于全国16个省(区、市)的200多项文物保护工程,并开始向乌兹别克斯坦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辐射,实现了中国壁画保护由跟跑到领跑的根本转变。

    为使敦煌壁画、彩塑信息永久保存、永续利用,樊锦诗抓住计算机技术带来的变革,经过30多年的探索,敦煌研究院形成了一整套集数字采集、安全存储、有效管理等多项不可移动文物数字化技术规范和标准,建立起系统的“数字敦煌”资源库,“数字敦煌”资源库不仅应用于莫高窟的保护和研究工作,而且使敦煌艺术走出洞窟,活了起来,实现了全球共享。

面对脆弱的壁画与不断增长的游客,如何处理好莫高窟文物保护和旅游开放两者的关系,是摆在樊锦诗面前的又一难题。樊锦诗和同仁们通过深入思考、探索、研究和创新,采取安装传感器,随时监测和掌控游客进入洞窟后产生的温度、相对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根据洞窟空间容量、是否有观赏性和严重病害,开放洞窟微环境的标准,以及游客数量和流量等为依据,确定日游客最高承载量;利用“数字敦煌”资源库的资源和先进的展示技术,制作4K超高清宽银幕主题电影《千年莫高》和8K高分辨率球幕数字电影《梦幻佛宫》,建造了“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将洞窟内的文物搬到窟外看;创新设计“总量控制,网上预约,数字展示,实地看窟”为特点的莫高窟旅游开放新模式。这些创新措施切实缓解了莫高窟文物保护与旅游开放之间的矛盾,既保护了石窟安全,又提升了游客的参观体验质量。

 

作为一名石窟考古学家,樊锦诗主持编写的多卷本记录性考古报告《敦煌石窟全集》第一卷《莫高窟第266~275窟考古报告》,准确表达了洞窟结构、遗迹空间分布、壁画彩塑制作工艺和时代关系等,实现了石窟考古测绘的新突破,成为莫高窟永久保存、研究利用的基础数据,被誉为国内第一本具有科学性和学术性的石窟考古报告,为其他石窟考古报告的撰写提供范例。该成果被国学大师饶宗颐先生评价为“既真且确,精致绝伦,敦煌学又进一境,佩服之至”。如今,83岁高龄的樊锦诗还在为第二卷敦煌石窟考古报告而殚精竭虑。有人曾问樊锦诗,人生的幸福在哪里?樊锦诗回答道,“我觉得就在人的本性要求他所做的事情里。真正的幸福,就是在心灵召唤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自我。从大漠中的无人区到世界瞩目的研究院,几代莫高窟人为保护、研究和弘扬敦煌石窟文化艺术,付出了青春和毕生的精力。对我来说,来到这个世界上,该做的事做了、该出的力出了,没有愧对祖先和前辈交给自己的事业,这就是最大的幸福。”

供稿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 |